海峡摄影

搜索
海峡摄影 专题 查看内容

逆光

2023-5-17 11:06/ 发布者: answer/ 查看: 165/ 评论: 0

  逆光摄影具有艺术魅力和较强表现力的光照,它能使画面产生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肉眼在现场所见到的实际光线的艺术效果。能够有效增强被拍摄物体的质感,还能增强对照片景物的渲染,视觉的冲击力则更强,画面的纵深感也由此得以体现。

祥龙吐瑞  李光重 摄

点评:画面冷暖调,暖的火突出细节,冷的人物舞着龙的影子表现出力。如果在取景时,注意舞龙的冲力形态,画面会更加漂亮。



  所谓逆光拍摄,就是指相机与光线之间产生的摄影技巧。在整个理论中逆光摄影分为全景逆光和侧景逆光。二者共同的特点是:从画面光源处捕捉,全景逆光是正对着相机位置,从被拍摄的物体背面照射过来的光束,也称之为“背光”;侧景逆光是从相机两侧的左、右各调整到135°的后侧面射向拍摄物体的光,被拍摄物体的受光面占三分之一,背光面占三分之二。
  从光比看,被拍摄物体和背景处在暗处或2/3面积在暗处,这样做是将光同暗处特意突出,造成二者的反差极度强烈。从光效看,逆光对不透明物体产生轮廓光;对透明或半透明物体产生透射光;对液体或水面产生闪烁光。如果逆光拍摄的技巧运用的恰到好处,你的摄影作品将会成为非常有风格的艺术照。

增加拍摄物体的质感

  特别是拍摄透光或半透光的景物,如花草、绿色植物群等,逆光对这些景物视为最佳光线。这样做一方面逆光照射使透明物体的色泽与饱合度都能得以提升,使顺光拍摄下普通平凡的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呈现出动人的观感和不错的透视度,增加了画面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使同一画面中的透光物体与不透光物体之间亮度颜色拉大,两种对立色彩突出,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
  特别是在风景拍摄中的晨曦或者黄昏,运用低角度、大逆光的光影造型手段,反向的光源会勾画出霓虹闪烁、海浪奔腾的景色,山峰、乡间、森林中透着生命力,如果能够增添薄雾、小船、鹰鸽作为相互陪衬,在视觉和心灵上会产生一定的艺术观赏性,使作品的气质上升,意境深远,韵味悠长。

柳林牧归  于岩云 摄

点评:应该是早晨时逆光拍摄,冷暖调柔,羊群的细节与柳林轮廓清晰,产生特有的光影效果,视觉美感顿生,金黄色的影调给整个画面增加了韵味,展现绮丽的风光特色,使得观赏者非常向往,极易产生视觉联想。


下凡  郭辉良 摄

点评:光影与影调俱佳的作品,逆光下,人体的舞姿与背景的自然组成形式感极强的美。


天眼  郑学德 摄

点评:一幅美丽的风光作品要有陪衬才能让更美。太阳在云彩里射出丰富多彩的光束,陪衬着地平线上的一匹低着头吃草的马。



关注画面的几何造型

  运用逆光拍摄的目的是提炼线条、塑造形态,在画面中描绘出景或物的外在形状和轮廓,因此,评断此类照片的标准之一就是,画面中的景物是否呈现出漂亮的几何线条造型。
  在拍摄时,要注意通过调整机位、改变构图方式,使画面中景物的主要轮廓线条清晰、完整、明显。要注意避免由于景物间相互重叠而导致轮廓线条走形、变样的情况。使用较暗的背景逆光拍摄时要表现的重点景物是否突出、逆光效果是否完美、线条与轮廓是否有表现力,与背景有很大关系。
  暗色调的背景有利于衬托被摄对象边缘的明亮部分,使其轮廓线条犹如画家用笔勾勒、雕刻家用刀雕刻般鲜明而醒目。因此,拍摄时要尽量选择单一的、颜色较暗的背景,通过构图将一切没有必要的、杂乱的线条,压暗隐没在背景中。

奔跑的少年  陈礼村 摄

点评:抓拍的纪实作品,逆光的效果让奔走的孩子与背景分离,在雾气的环境中呈现出深浅的色块渐变,增加了画面的透视感。


来之不易的水  杨开文 摄

点评:对角构图,逆光拍摄,一群取水的人整齐地下坡行走,给暖色的画面增加了形式感,营造了作品的氛围感。


游戏  詹彦彪 摄

点评:初看会联想到,写散文的一个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孩子们四下跑动的身影与倒影,令肢体语言充满了形式感。


荷塘月色  刘学斌 摄

点评:作品有前景、中景、远景,各自占据着适当的画面。前景中的花并不是黑暗一片,而是存在着表现细节,在视觉中就不会太“重”,远景人物剪影线条柔美。



视觉冲突既视感

  在逆光拍摄中,黑暗的比例成分非常的大,诸多的细节本分会被掩饰到,被拍摄物体以清晰的线条或较少的受光面积突出于景物之中,这种大光比,高反差给人特殊的强烈反差,从而产生较强的艺术造型效果。
  拍摄人像时,面部与身体的大部分处于阴影之中,形成以深色为主的浓重低调画面,有助于表现人物深沉、含蓄、肃穆或忧郁的性格。同时,由于影调反差对比度较大,明暗光线布局强烈,既可使人物面部的某些缺欠借助强光加以冲淡,又可利用背光的暗影予以隐匿,以取得扬长避短之效。

休闲时光  高平 摄

点评:作者用明暗对比手法,在活跃的海报前,定格路人经过那瞬间,凸显整个画面的形式感。


如影随形  凌炳元 摄

点评:夕阳时分,作者抓拍波澜的水面上,两位皮划艇运动员训练的优美线条,远景的建筑群交待出了作品的场景。


搜索前进  蔡进生 摄

点评:全副武装的特警战士,在暖色中呈现逆光影子,显得画面更加神秘与聚神凝力。



突出画面的层叠效果

  如果是在清晨或黄昏的逆光下进行作业,由于空气中会产生一定的雾气或光线,使色彩分布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主物体会变得较暗,背景就会随之增亮;前景色彩饱和度高,背景随之被淡化。这种情况会营造出画面由从近处到远方,颜色从浅入深,从光的强烈到昏暗,形成了美妙的空间层叠效果。
  虽然逆光拍摄能够突出较强的艺术气息,但要拍摄出高质量的逆光作品,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主要是逆光的相互反差强烈、经常出现变化,而且很多拍摄景物处于黑暗之下。因此在逆光拍摄中,一是曝光时不要被画面中部分暗色背景的光线所欺骗,而应以被摄主体的亮度读数为凭证,其他的可以忽略。如拍摄日出或红云,应该以太阳的亮度为主体参照物;拍摄低调人像时,则应以人物的高光部位为测光依据。二是在逆光拍摄中,近景拍摄人像时,应选择适当的辅助光,闪光灯和反光板等补光等补光效果好。三是拍摄剪影时,应以明亮的背景亮度作为曝光依据。四是逆光拍摄花草时,应选择相对较暗的背景予以反衬,以造成较强的光比反差,强化逆光光效,达到轮廓清晰,突现主体的艺术效果。

列车印象  黄卫 摄

点评:利用远景的灯光,烘托近景铁轨线条,视觉上的形式感唯美。



影  黄建滨 摄

点评:这是一幅成像颠倒的剪影作品,如果镜头在画面稍往右挪动,人物居中,就不会与玻璃护栏叠加。


影说故事  张昱 摄

点评:在逆光拍摄中,人物主体在亮部中,一对情侣身体的细节被阴影所掩盖,在画面中的线条突显了优美的轮廓线,使主体与背景分离,强化被摄者的主体地位。如果画面上部分起渲染氛围的朵朵明亮花格,裁剪掉最上方四个明亮花格,为4:5竖构图,视觉美感更为明显。


防止镜头眩光

  光线进入镜头在镜片之间扩散与反射之后,在照片中形成的可以看见的光斑,就是眩光。此外,如果拍摄后,发现照片虽然比较明亮,但有雾蒙蒙的感觉,基本上也是因为镜头眩光引起的。
  镜头眩光会直接影响照片品质,因此在拍摄时要采取以下措施避免在照片中出现眩光。
  改变构图避免光线直射入镜头。由于镜头眩光出现在以逆光或侧逆光光位拍摄时,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拍摄角度、机位来控制。
  在海面上拍摄逆光作品,为了不让画面中出现眩光,需要在镜头上加了遮光罩。遮光罩可以遮挡住不必要的光线,避免产生镜头眩光。避免使用镜头的广角端进行拍摄,因为广角端更容易产生镜头眩光。调整光圈,因为不同光圈的抗眩光效果也不同,因此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光圈进行拍摄。


泼水成冰  贝樵夫 摄

点评:泼水成冰的温度需要在零下20℃以下。作者镜头对焦着人物,在泼水瞬间定格画面,扬起的水成冰,渲染了画面的气氛,增加了画面的可看性。



怪树林星空  饶洪 摄

点评:蓝调升起的时候,用枯竭的白杨树做剪影前景,具有形式感;慢门拍出的星轨,给主体增加了韵味。



加油干!  黄千爱 摄

点评:抓住人物劳动姿态的逆光场景拍摄,顶部光束辅助了画面的朦胧感。



青春的韵律  李煌芳 摄

点评:采用框构图,人物在框中聚光处舞动着年轻的身材,框的线条也给画面增加了氛围感。


伞影  杨荣貌 摄

点评:有序堆摆的油布伞,逆光下形成的暖色透视感极强,人的影子增加了趣味性。


过桥  马书祥 摄

点评:近景暗部有细节的桥面与护栏延伸,将人的视觉引向远景明亮的天空间四口之家剪影,画面形式感与明暗对比恰到其处。


云上厦门  练娜 摄

点评:光影与影调俱佳的作品,侧逆之下,人体的柔与钢框的刚组成相美的韵律。



点评嘉宾

蒋文华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福建省摄影艺术协会常务理事

建瓯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曾参与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与

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等纪实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