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摄影

搜索
海峡摄影 七问摄影 查看内容

欧阳世忠:用镜头与历史对话

2018-11-15 11:25/ 发布者: answer/ 查看: 2858/ 评论: 0/原作者: 潘佳琪

选自组照《潜伏》   欧阳世忠 摄


  在浙江摄影人的眼里,欧阳世忠是一个非常会拍照的人。他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对现在几乎所有的摄影形式都以自己独特的方法进行了实践,且收获颇丰。有人说,他是全温州拿奖拿到手软的高人,除了风光摄影,还有各类被冠以“新锐”“当代”的比赛和展览的奖牌也屡有斩获。

  日前,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摄影奇才。

选自组照《潜伏》   欧阳世忠 摄


  N0.1 您是怎样在熟悉的环境里找到自己的“像场”的?

  欧阳:我的故乡在温州苍南。30多年前,因小商品经济的发轫,这里成了中国最早富裕起来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昔日潮落而作,潮涨而息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土地本身的生态形状转瞬即逝。对这块曾哺育了我们祖祖辈辈的土地,我充满眷恋,强烈的情感让我决定用影像留住它们,留住属于自己的“像场”。

  于是,我拍了《于东海》《一号》《江南垟》《豪宅》组照。“被削平的山,被填没的海,被改造的自然、被工业化的家园”,在这些看似平和得几乎有些冷面的影像背后,是与生命相关的切肤之恋。这四组照片所展现的正是我的家乡周边处于剧烈变化中的环境,我希望把我家乡的自然地貌、人居环境和在其背后的各种民俗和生活,以极具烟火的形态保存下来,让观者在看到它们时,被深深的乡愁击中,牵引出他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情感。在我看来,这也是摄影的一部分。

选自组照《潜伏》   欧阳世忠 摄


  除了上述的四组组照,颇费了我一番心力的还有《潜伏》系列。这个系列是采取两张照片拼接的艺术表现手法,画面上的无厘头常给人以捉摸不透的感觉,但也给我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这组作品上半部分多为工业题材,下半部分多为纤维。这样的创作理念,源于我的出生地——苍南宜山镇。这个镇是一个纺织城,长期以来,我一直想用家乡特色的产业来创作一些抽象的作品,而类似《潜伏》这类题材的作品,如果用纪实摄影的方式来表现,并不能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于是,我便将两个无关的物件拼接在一起,让其产生一种荒诞的化学反应。我认为这是艺术领域里值得探讨的可能性。

选自组照《江南垟》   欧阳世忠 摄


选自组照《江南垟》   欧阳世忠 摄


  N0.2 您在感慨沧海桑田变化的同时,如何让后人顺着你的影像寻找地球的灵魂?

  欧阳:沧海桑田本是经过了千万年的时光雕刻,它们有的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的则成了史诗,消失在时光的隧道里。作为摄影师,有必要将可视的和不可视的,内在的和外露的,真实的和虚幻的,以及某些冲突和矛盾,留给未来,留给后来者,让他们在观赏影像的同时,引导他们对自身与自然之间的思考……

  在我的作品《一号》里,就记录着这样的变迁。《一号》是一条道路的开端,同时也预示着这一项目对于当地的重要性。因为它一旦建成,将极大地缓解浙江电网尤其是浙南地区用电紧张的局势,且投产后会有较高的利税收入。作品呈现了被劈开的山体、各种铺设就位的管道、尚未拆包的机器、各种各样的工地围栏……这一切即神秘又宁静,它们通常都会被视为一个伟大工程的前戏,虽然自然界再也无法保持原态,但它们依然会得到这个时代最真诚的歌颂。

  比如《江南垟》。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家乡河塘纵横,水道逶迤,稻田满坡,村舍临河……充满浓郁的江南风情和水乡情韵。直到30多年前,这部播映了几千年的美丽的风光长片被嘎然终止了:河塘污浊、舟楫废弃,各式厂房挤进农田水巷,那些造型奇异的水泥建筑物,像怪物一样把江南的灵气吞噬殆尽。这一切的变化让我惋惜与伤感。正因为这样,后来,我便选择在阴雨天,骑着摩托车在江南垟附近的几个乡镇村庄游走,去寻找儿时的场景,但是它已不再是历史里的或是我记忆里的江南垟了,于是我举起了相机……平静于外的影像也才有了汹涌于内的激情,跌宕起伏,静候回响。

选自组照《豪宅》   欧阳世忠 摄


  N0.3 您当时为什么会想去拍《豪宅》呢?

  欧阳:由农村向都市转型,是当今社会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进程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惯有的乡村形态,以及承载其上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及民俗风情。

  《豪宅》系列取材于珠三角富庶的乡镇,这种土洋结合的自建小楼集家居、贸易、出租数种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人们的商业理念、审美趣味、生活水平,以及历史印痕,内涵与外延都相当丰富。而要把这种丰富拍出来,却不是简单的一楼一像所能实现的。为此,我用类型学的方式来呈现建筑外观的特征,以建筑效果图的手法,来表现建筑肖像与观念之形态,再以写实图形的方式传递建筑空间的特点。因为这些建筑的丰富细节可以像一面镜子那样映照出珠三角地区的文化与生存状态。

  这组照片不仅是表面现象的记录,更带有中西合并的乡村“土豪”特征,是文化、风情的大舞台,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印记。这是留给珠三角地区建筑历史的档案,也是对这个时代乡镇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方式的展现。

选自组照《一号》   欧阳世忠 摄

  N0.4 听闻您的作品被贴上“景观摄影”“无表情审美”标签,这些您是怎么看的?

  欧阳:我觉得大可不必。一来“景观摄影”本身就是个来路不明而且观点有些混乱的概念,这些年来基本上已经被中国摄影师实践成为“景大人小去饱和”的一种视觉范式,套用它本身不显得高明;二来“无表情美学”现在已经是当代艺术最普遍的策略,不值得特地再去强调了。

选自组照《一号》   欧阳世忠 摄


选自组照《一号》   欧阳世忠 摄


  N0.5 听闻您现在正追求摄影表达的多样性,您是怎么做到的?

  欧阳:在述及正题之前,不得不提及我的摄影经历。我是2007年初涉摄影行业的,从一开始的兴趣者变成了后来的发烧友。2010年前,我专注于拍沙龙摄影的类型,无数次领略了站在“国展”“国际影展”等各类沙龙比赛的获奖台上那份引人羡慕的荣光。喧嚣过后,我渐渐地冷静下来,很快就意识到,作为一个摄影师,不应该只是以这么肤浅的形式来审美和一味地做些了无新意的泛滥抒情,而是应当让摄影作品呈现出人们对这个世界更多的感知和态度,追求在表达上有更多的可能性。这也就有了我自2010年之后一系列新的创作。我通过参加各种新锐展和一些名师工作坊,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一改以往的沙龙习气,开始直面一些当下的现实问题。

选自组照《于东海》   欧阳世忠 摄


  N0.6 你在拍摄过程都遇到过什么困难呢?

  欧阳:珠三角地区有些民居所处的村庄道路狭窄,汽车根本进不了,只能靠摩托车代步,进出村庄的艰辛可想而知。再者,当地民居密集度高,每幢民居的高度普遍都在18.5米左右,因此后期拍摄的取景难度很大。我是在历时两年,走访了一百多个村庄,拍摄了上万张的照片,最后才挑选出了七十多张用来做“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选自组照《于东海》   欧阳世忠 摄


  N0.7 接下来您有什么计划呢?

  欧阳:我希望受众能够从我的作品里读到一个摄影师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真诚感受,以及对社会的一些问题以摄影的方式做出的回应。也许我无法改变什么,但至少可以帮助人们去认识现实,这才是最重要的。我期待着自己能够有一个更新的起点,也期待走进一个更新的旅程。因为我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

选自组照《于东海》   欧阳世忠 摄


  《于东海》:我的故乡在温州苍南,它位于浙江省的最南端,濒临东海是长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的交汇点。在这片富饶肥沃的滩涂上将崛起一个“新城市”,并且沿海黄金产业带也将在这里逐步形成主流。在这里人们对曾哺育我们祖祖辈辈的土地充满无限的留恋。昔日潮落而作,潮涨而息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土地本身的生态形状一瞬即逝,强烈的情感冲突和丰富的影像画面交相呼应…… 





■ 关于摄影师/Photographer


欧阳世忠

自由摄影师

81影堂创始人

2016年创办欧阳影像工作室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返回顶部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