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摄影

搜索
海峡摄影 图片故事 查看内容

老福州的味道

2020-6-11 10:56/ 发布者: fzhxsy/ 查看: 1238/ 评论: 0/原作者: 摄影/林聪生 撰文/杨凡

  2018年夏天,林聪生送来一本装订成册的书稿,标题是《福州传统风俗》(图文对照,方言解读),由140多张民俗照片组成,每张照片都有一段福州方言的解读。翻阅书稿,照片的原真性和现场感,方言的虾油味和质朴感,深深地打动了我。

  林聪生告诉我,退休前他长期在台江区街道工作,熟知福州民俗,而且喜欢摄影。退休后,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福州城乡追踪、拍摄、记录民间民俗活动。回想起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在福州城区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而且也在台江区的下杭街居住过多年,书稿里的街坊里社、寻常巷陌,浓郁生活场景和民俗风情,唤起了我许多的记忆与怀想,仿佛身在其中,就在眼前。

  福州传统风俗是闽都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传统优秀文化的基因和福州城市人文的养分,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许多方面。千百年来,福州传统风俗代代相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呈现出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参与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承载着城市人民的生活形态和海外乡亲的乡愁记忆。传统风俗所赖以延续和传承的要件有三:一是依托的空间;二是传承的群体;三是生活的形态。这三者构成了传统风俗的文化生态。目前,我们所能感觉到的情景是,空间受到挤压,老辈逐渐凋零,而生活却日新月异。时代的脚步匆匆向前,人在旅途,似乎容不得你左顾右盼,而那一抹风情就黯然失色,那一道风景就悄然而逝。这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纠结的主题之一。

  也许若干年后,我们曾经并不经意的、熟视无睹的民间遗存和习俗,都将成为城市文化的基因和标本来采集。也许若干年后,这本图册里的一些场景和语境也将面临着消亡和遗失。林聪生凭一己之力在做这项工作,在一些人看来,可能卑不足道,而我却为之举手加额、追随与礼赞!


中午潨水水痘萎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原发感染,是以全身出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主要通 过喷嚏。咳嗽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由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衣服、用具等而得病。多见于儿童,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易造成小区域的流行。水痘患者常在发病当天或第2天出现全身成批的斑丘疹,数小时内演变成水疱,有痒感,1~3天后变干和结痂。主要分布在躯干及头面部,在四肢较少。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过去,小孩长了水痘。家长们会选择做魇法来灭水痘。她们在中午十二点时候,抱着小孩撑着雨伞站在烈日下,由其他一位人用水浇在雨伞上,雨伞转动着。据说,这样就可将水痘浇蔫。小孩的病就会好了。这是民间古老土法治病。但是,早已被人淘汰了。



家家饮福大分年


  “分年”也称“供年”,是过年的重要环节。古籍载,“闽俗于腊月择吉”,酬谢各方神祇在过去一年中给予的种种保佑。这种“分年度”谢神,曰“分年”。各家各户根据自己的方便来安排分年的时间。一般人家会安排在腊月廿九举行。按俗例外祭天地,内祭祖宗,先外后内。祭天地神灵时,摆满丰厚酒肉祭品的八仙桌跨堂前的门限摆在低处,为天地共拜。伴以花、香、烛,烧金银纸泊。祭毕,鸣鞭炮退神。以谢一岁之灵贶。分年后,将有的祭品腌之于坛,“谓之糟甏、卤甏,俟新春开食”。 廿九是除夕“做岁”的前一天,城乡人家还会煮几个菜一家人聚聚,讨论些,像兄弟分家等家庭大事。这就是俗话的“做小岁”。有的人家除了家中烧祭,还要到庙、观、庵等处去烧供上香谢神祈愿。 


  祭神拜天地后,还要祭供祖先。拜祭祖先一般按排在大年除夕傍晚。在祖宗牌位前设席供桌,点烛、烧香、焚化金银纸钱。祭品全部更换为煮熟的食品。给祖宗上供的酒必须是温热,这样对子孙吉利。祭祖毕,家人即可入席分享除夕美餐。


  “分年”由家中最长者主祭,全家老幼随拜,虔心虔意,恭恭敬敬,马虎不得。“分年”祭祀活动是人们对天地自然界万物、列祖列宗的感戴及对来年祥瑞的企盼。



外婆送来花脸壳


  过去,祭灶前几天,福州街头巷尾都会听到“卖花脸壳噢!”的叫卖声。卖花脸壳的人将一个个花脸壳挂在竹架上,用肩头顶着竹架,穿街走巷地叫卖。花脸壳就像戏剧脸谱,用黄纸皮制成的。有张飞、关公、猴龙王、猪八戒、李逵、观音等“喝鬼骂阎王”人物的造型。这时,外公外婆就会去选购。有几个外甥(女)就买几顶。 在祭灶前,外公外婆都会送花脸壳和灶糖灶饼给外甥(女)。


  那时医术不发达,人们认为儿童戴上花脸壳,瘟神就见不着儿童真面目,就可以辟邪。有的吃又有的玩。所以最受孩子们欢迎。送花脸壳、灶糖灶饼表达了外公外婆对外甥(女)的爱。今天福州一些人家仍有祭灶的风俗,但是,外公外婆送灶糖灶饼、送花脸壳却很少见着了。



扫墓归来插门青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扫墓祭祖节日。福州的清明节却有其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福州人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山上,为祖先扫墓、匒纸。扫墓一般为:石墓、三合土墓打扫打扫,土墓则须锄草。然后将钱纸数张用石头压在墓石之上,叫做“匒纸”。匒纸毕,继之以跪拜。民间有传说 “清明日匒纸纸不易化”,因此,清明日去匒纸的人特别多。扫墓完毕后,必须采折冢上或附近松柏枝带回家。折得的松柏枝,回家后插在家门口的门楹上,叫作“匒青”。因松柏是常青树,松柏树枝插在门前是指先人像松柏一样四季常青,永荫家门,荫后人兴旺发达。同时它向邻人表明本户已履行了扫墓祭祖的责任了,及对祖宗的尊敬和孝顺,久久记在心。



清明小吃菠菠粿


   “清明粿”原名“褒褒鬼”,因它是“哄鬼”的祭祀品。清明前,人们用菠菠菜捣成汁,掺入糯米磨成的浆揉成粿皮;用晒干的白萝卜丝炒红糖板油作馅,捏成粿用黄旦叶衬底在蒸笼里蒸熟。热腾腾的特别嘴馋,故也叫“菠菠粿”。“菠菠粿”衬底要用黄旦叶,不能用粿叶。黄旦叶是“秽物”。“清明粿”用来“哄鬼”,须用“秽物打鬼”。


  小时候曾听老人讲。在很久以前,有一位既吝啬又怕鬼的老姆,到了晚上觉得家里有鬼出现。接近清明节,她更是胆战心惊。故,她特请道士来施法逐鬼。道士念经时,老姆正在蒸“菠菠粿”。蒸笼里不断飘出“菠菠粿”香味。 道士垂涎欲滴,却好久不见东家上点心, 又闻着“菠菠粿”的香味实在口馋难忍。 道士就 “铃!铃!铃!”故意念 “鬼仔爱吃菠菠粿”的咒语。老姆听了很害怕,赶紧捧上一盘“菠菠粿”跪拜供之。道士见状,暗自高兴,终于能吃上“菠菠粿”了。便趁老姆低头叩拜时,把整盘“菠菠粿”倒入道袍内的大袋里。老姆拜毕,见“菠菠粿”瞬间就没了,便问道士是怎么回事。道士答道:“你家鬼仔爱吃这粿,再来一盘‘褒褒粿’‘褒一褒鬼’,让它吃饱,自会离去。”老姆信以为真,连忙又给了道士一盘“菠菠粿”。因“清明粿”是用来“褒”鬼的,所以这“清明粿”又叫“褒褒鬼”。



孝女掼来拗九粥


  正月廿九是福州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清早,福州街头可以看到很多妇女提着掼盒、篮子,在街上奔走。原来“拗九节”这天,已出嫁的女儿,都要给自已的父母送一碗拗九粥“过运”以示孝顺。这就是福州常说的“掼拗九粥”。.


  古人认为“九”为极数,“九”是个坎不好过,会带来不好运气,所以,人们为避忌穷运,追求吉利,全家人在拗九节都要吃拗九粥来过运。出嫁女吃拗九粥之时,思念娘家父母也应平安过运。她们就会在拗九节的早上给娘家的父母送去拗九粥。清叶梦君《孝粥》诗云:“怀桔蒸梨意不同,一盂枣粟杂双方,年年报哺同乌鸟,此意榕城有古风。” “拗九节”也就成了福州民间特有的“孝顺节”。


  这种习俗至今依然在福州盛行,世世代代相传。一位老母亲说,“拗九粥”里不仅仅是红糖、花生、红枣、桂圆等,更有着儿女的一份孝心,甜到了心头。当然,老母亲收下女儿送来的拗九粥后,会用福桔作回礼以示吉利。



七夕分豆来结缘


  七月七夕“分豆结缘”是福州特有的风俗,已流传了近千年。七月初七这天,家家户户煮蚕豆互相馈赠,啃豆谈天,消除前愆,促使家人和顺,邻里和睦、亲友情深。小孩学样,互相分豆,钩指和好。七夕是一个讲团结、讲和睦的民间节日。


  古时,七夕也叫“乞巧节”。习俗以表现妇女乞巧,穿针引线、针线刺绣等女红技艺。而郊区妇女多在田间耕作,不能学刺绣等女红。她们将秋收的蚕豆辅以五香味煮熟分与亲邻尝新以示其巧,遂之传入城内而形成“七夕分豆结缘”的习俗。



小孩爱洗菖蒲汤


  端午节俗崇尚健身清净,除虫灭菌,祛邪避灾。过去,端午的中午老福州人要洗的艾叶菖蒲汤,也称作“洗午时水”。他们习惯将初一悬挂的菖蒲、艾叶熬汤给小孩洗澡擦身。菖蒲、艾叶具有杀虫去毒的功效,小孩用此汤洗沐,整个夏天便不易生疮生痱。


  早年,人们还会把菖蒲之类的植物根雕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饰物挂在儿童脖颈,为孩子驱赶蚊虫。到后来,那些根雕的“小人儿”、“小葫芦”,被外婆们所送的香囊代替。端午前外婆会送来漂亮的红肚兜、可爱的香囊和一些好吃的果品作节日礼物。端午节也成了孩子们很期待的节日。



喜日要有“伴房妈”


  结婚喜日,新娘要有一个伴娘陪伴。这伴娘,福州话叫“伴房妈”。过去,一般由四十岁左右中年的船民妇女担任。


  人们呼叫“伴房妈”时,往往用她的丈夫姓氏之后加个“厝”,如其夫姓陈,则呼“伴房妈”为“陈厝”。“伴房妈”多为女方雇请。她会很快与新娘交上朋友。开导新娘如何当新娘子、如何相夫教子、孝敬公婆以及新婚夫妻性生活等等。“伴房妈”要主持婚礼,引导新娘入男家应行礼仪、接待婚礼的亲戚宾客、收礼道谢。“伴房妈”伶牙俐齿言辞婉转、机灵善变、笑脸风趣,为婚礼充盈喜庆、热烈、宽松和趣谐的氛围。


  伴房妈在过去,社会地位很低,被人瞧不起。今日的伴娘不再叫“伴房妈”,改叫喜娘,是一种受人尊重婚礼司仪。 



婚房滚床好彩头


  滚床是男孩结婚时的一种民间风俗。通常抱个男孩或几个放在新房的床上,让他爬滚玩耍。谓之“滚床”。“滚床”寓意象征着新人婚后添丁发甲,人丁兴旺,图个好彩头。这风俗在民间流传,虽历经千百年,时至今日,仍在延续,虽说带有一定的重男轻女思想,却为结婚增添了喜庆气氛,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冬至搓【米时】痴搓搓


  俗话说:“过了冬节,就是年”。


  冬至,福州人叫“冬节”。它是福州民间一年四大节之一。


  “搓【米时】夜”是指冬至的前夜。旧时福州人在“搓【米时】夜”一家老小聚在厅堂,围坐案桌前搓【米时】。搓【米时】时,桌上放着一盘红桔、一副红筷子、一对花瓶和一对孩童泥塑烛台。


  搓【米时】时,焚香点烛。这时候,小孩会用福州方言唱着搓【米时】童谣:“搓【米时】痴搓搓,年年节节高,大人添福寿,小孩岁数多。红红水涨菊,排排兄弟哥。”。童谣里的“红红水涨菊” 是指桌面上摆放的花瓶里所插的金黄色菊花;“排排兄弟哥”指的是搓【米时】夜,桌上摆放的一对孩童泥塑烛台。胖乎乎的泥孩叫“符身母”。冬节搓【米时】用的烛台与平时用的烛台不一样。“符身母”烛台是冬节专用,一年只使用一次。那时,在台江的马口、河口嘴等地冬至前都有卖此物。现在,“符身母”没人做、没人卖、也没地方买。因此“符身母”现已绝迹了。


  搓【米时】夜,搓的【米时】待冬至早上入锅,用熟的热【米时】祭祖。搓【米时】含有祈求添丁增福之意。



七月十五做半段


  农历七月十五是福州民间一个节庆,叫“七月半”、有人称“七月搬”。这时候正好是一年时间的“半年时段”因此也叫“半段”。此时早稻已收成,农作物丰收,农闲时候。为庆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好年景。酬谢开基辟土的祖先功劳和土地神明。福州近郊各乡间都在这个时段“做半段”。


  他们在祖先神位前供奉牲醴、点香烛、祭拜。出嫁女回娘家“烧楮衣”棋盘箔。他们还要大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特别是农忙时来“帮工“、“换工”的亲友。他们认为,请来的客人要多。客人越多,主人就觉得自己越阔气,越有面子。因此,他们广招亲友莅临盛宴款待。故,亲友之亲友,非有直接交情者,亦殷殷招待。“做半段”酒宴摆在农家祖屋的大埕、天井、家里。酒宴用的鸡鸭多是农家自己饲养,果蔬在屋边菜园里采摘的,酒是上一年酿的生红酒、番薯烧。宴后有的乡村请戏班演戏、请评话先生讲评话、唱伬。



正月排暝祭祖宗


  数百年来,在闽侯青口镇乡间有祭祖"排暝"其习惯风俗。每年正月十一到廿七,他们轮流到祠堂排暝供祭,怀念祖先感恩报德。


   轮到"排暝"的日子,各家各户点亮大红烛,备很丰富的供品祭祀。祭祖仪式由辈份高、年纪大的族长主持司祭,他通过“跋杯”来与祖宗神灵进行沟通。祭祖"排暝"的那几天,几千人集聚祠堂。祠堂前鞭炮声轰鸣,烟花怒放,龙脉香火代代传。有的乡村日夜场福州闽剧、讲评话、放电影、伬唱、文艺演出异彩纷呈,闹热非凡。祭祖"排暝"仪式结束后,他们各自"请烛回家"期望着房族人丁兴旺。延续十几日的“排暝”,规模够大,时间够长,内容够精彩,是几百年来自然形成的乡间民俗活动。



锣钹声裡听评话


  福州评话流行于福州地区及古田、南平等地,用福州方言说唱。传说明末江南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不肯降清,南奔入闽,他所授门徒用福州话演唱,借历史故事针砭时局,逐渐形成有说有唱的独特风格的福州评话。柳敬亭被评话行业奉为祖师爷。


   福州人称评话演员为“评话先生”。他不化装,也不布景,仅用一只锣钹,一块醒木,一把纸扇,一条汗帕,搭一座高台摆一张桌子就可演出。评话表演,以唱词与说白交替,曲调优美,抑扬动听。评话先生借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突出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辅以锣钹敲点和醒木击桌来烘托气氛。故事情节起跌,富于悬念,以吸引听众,时有穿插些与故事无关的八卦笑话增加趣味性。


  过去,评话先生多在书场、茶馆讲书。民间节日和寿庆喜事,民间都流行请评话先生来讲评话。地点一般是在狭长的街道上,由一人讲,观众坐满街头巷尾。如今福州方言受到时代的冲击,评话这个“中国曲艺活化石”面临着观众流失、曲艺人才后继乏人的濒危之境。 



亲家舅扛蔗送灯


  福州话"灯"和"丁"是同音,"送灯"就是"送丁"。过去,女孩子出嫁头等大事就是生儿育女。婚后若没生仔还是迟生仔,对新娘和娘家来讲都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因此,就有了“亲家舅送灯”习俗。


  据民间习俗,当年嫁女,外家一定着送灯。在元宵节前,大街小巷都会看到亲家舅扛着蔗,去姐姐家送花灯。送灯时候,亲家舅挑一对甘蔗(姐、早的谐音)做扁担。甘蔗上挂着送子觀音灯、竹箂。箂里装着豆方(寓意做官)、蛎(寓意生弟)、福橘(寓意吉利)、蒜头(寓意孙子滿堂)。亲家舅将送子观音灯送到姐夫家也就是送来好彩头。亲家母要煮太平面、要给亲家舅新年红包钱。


  福州有句话“穿得跟亲家舅一样”。讲的是亲家舅“送灯”这天,要穿新衣裳、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送灯”。 乡人,特别是小孩如看见就会嘲弄“送灯”的亲家舅,叫道 “亲家舅送灯,亲母带身(怀孕)”,“亲家舅拿门杠,欲吃亲母花生糖,摔一摔,滚到房桶角”。用这民间恢谐的童谣来取乐他。



端午爱看划龙舟


  端午节是中午过节,大家吃过美食后再去大桥头看龙舟比赛,是十分惬意的事。那时,福州各地乡村的龙舟都会划到大桥头的台江汛闽江水面上来。政府组织的传统龙舟赛也在这里举行。全市市民和八县进城的人云集南台大桥头、闽江两岸观看龙舟竞渡。江面上锣鼓喧天,江岸上助威呐喊,也不知道有多么热闹壮观。今非昔比,如今大桥下已少见到龙舟了。倒是长乐三溪夜赛龙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观看。“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三溪夜赛龙舟庆端午成为独有的乡土风情。




返回顶部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