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摄影

搜索
海峡摄影 摄影目的地 查看内容

尤溪桂峰古村 明清“小福州”

2020-1-25 14:30/ 发布者: answer/ 查看: 2195/ 评论: 0

  桂峰村里的大厝布局集中,保留完整,蔚为大观,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是研究历史和明、清建筑艺术的“活化石”。因受地形限制,桂峰村少有移山填海式的建设,大多是在原址上的复建,故能保留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风貌。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素有“小福州”之美称。

桂峰晨韵  谢华 摄


云霞仙境

  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的东北部,“藏”着个小村子——桂峰村,村里有数百株四季桂花,常年芳香四溢。走进小村,明清时代的繁华街区跃然眼前,桂峰村数十座不同年代、风格各异的古建筑,让你仿若穿越时空。而小村附近的层层梯田,与村落的袅袅炊烟、村中劳作的人群,组成一幅浓浓的山水田园画。

  桂峰村海拔550米,地处半高山谷地,四周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历史上曾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整个村落依山就势分布在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正面临谷,一条溪水贯穿全村。村口处建“石印三桥”,以扼水口,形成了典型的藏风聚气、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

  桂峰村历史悠久,自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于宋淳 七年(1247)肇基以来,迄今已760多年。那时因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从此经过,桂峰村成了尤溪内地的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站。这使得桂峰迅速地繁华起来,素有“小福州”之美称。

  “四寻客栈五步楼,比屋弦声乐悠悠;梦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头”是当时桂峰的写照。至元代初年,蔡氏子孙在这里扎根下来,开始大规模开荒造田,广种桂花,遂又改村名为“桂岭”。蔡氏自蔡长始至今已在桂峰繁衍34代,裔孙遍及各地。蔡氏子孙承祖训以耕读传家,尤其崇文尚学,历代儒风不衰。据记载,明清两代中进士3名、中举人12名、中秀才412名。

桂峰晒秋  肖光耀 摄


晒秋玉米小公主  方鼎 摄


古村秋色  陈明山 摄



民居古厝

  桂峰整个村庄均依山就势分布于村中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这些大厝布局集中,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主体皆为二进制穿斗式二层歇山顶木结构建筑。不用一钉一铁,全是榫铆镶嵌而成,斗拱翘角,装饰华丽,工艺精湛,雕刻精美,神态逼真,用料考究,做工细腻,数量繁多,保留完整,是研究历史和明、清建筑艺术的“活化石”。

  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到此参观考察后惊呼:“厝厝均有文化,满街都是历史”。如今许多游客正是冲着这几十座古建筑而翻山越岭,远道前来探幽解秘,休闲消暑。

  现存清代以前的古建筑39座,首推“祖厝”与“宗祠”。

  祖厝位于村中心,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0平方米,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结构,是蔡氏最早的肇基之地。背倚山脉如凤飞临,树木葱茏茂盛,对面横头墩似案横展于百米开外,墩上两坵大田像书远置案上,春来新秧纵横水面,形如字文,勘舆先生形象逼真地称之为“飞凤衔书”。整座建筑四周环有石砌走廊,屋后有五层花台,花台沟边左右各有一口小水井,清泉汩汩,誉为风水的“龙眼”。从建筑的风格来看,祖庙并不豪华,但在蔡氏子孙的眼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蔡氏宗祠位于石印桥的上游30米处,系清康熙八年(1669年)己酉进士蔡茂相高中后第二年主持兴建的。宗祠为二进制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方向270度,占地面积948平方米,建筑面积616平方米,为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正堂为祀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中堂前是一个小庭院,院右边立一根围斗式石旗杆,高约六米,左右埕立有旗杆硖九副。门前华表小巧华丽,额书“蔡氏宗祠”,石门框刻有对联,上联为“绳其祖武唯耕读”,下联是“贻厥孙谋在俭勤”。登斯堂者,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后门田大厝占地三亩有余,位于桂峰的一个北面山坳里,坐东朝西。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工程浩大为全村之最。光外围山墙就迤逦数百米长,就山势而筑,连绵起伏宛如长城,煞是好看!桂峰古厝多为二进制,唯此座为三进制大厝,独冠全村。遗憾的是主人在该厝的建筑后期有什么意外变故,致使地面部分还来不及装修;横厝的木料已取齐待架之际,不幸中断了工程,留下了不完整的残缺。但该厝整体构筑、布局、用料、雕刻等工艺都属建筑的上乘之作。

  古民居中保存较完好的还有:石狮厝、楼坪厅大厝、后门山大厝、后门岭大厝、后门田大厝、长房厝、大埕厝、李厝垅兰如厝、纪生厝、起标厝、下坪街为海厝、永和厝、和招厝、七家楼蔡芳祖居、马家堂和桂花堆万福厝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考研价值。





桂峰雪景 组照  李煌芳 摄


桂酒飘香

  “足未临村口,已闻佳酿香”,桂峰人能酿酒,会喝酒,家家藏它三五坛。每逢嘉宾临门,首先搬出的是家酿老酒,酒自然就成了迎宾待客的常备品。

  山高水更高。地处海拔五百多米的高山上,家家屋后有泉眼,眼眼皆矿泉。桂峰人,凭借着眼眼晶莹剔透的天然矿泉水,酿出了清醇爽口,味浓香远,风味独特的陈年佳酿。若在温酒时再加进桂花干瓣而封藏的陈年桂花酿,更是堪称“未曾开坛已闻香,洗瓮醉倒过路人”的酒中精品。平时家常便饭,农忙晚餐,佐上四两半斤老酒舒筋活血。冷天以酒热身,累了以酒解乏,烦了以酒消愁,输了以酒代罚。

  自古好酒要配好莱,桂峰人平时喝酒不大讲究莱的质量,但很有地方特色,俗话云:“配酒萝卜炒鼠干,半夜柿丸番薯干”,“鲜虾老鼠腊,下酒嘀嘟哒”,“芋头目鱼干,酒饮一大缸”……冬季的老鼠干是桂峰最具特色的名莱,将鼠干切成细条,热锅快炒,调芡酸辣,味美香酥,小碟胜大盘。三五个人饮酒,再抓只番鸭,又可烹出三两碗好莱:红糟爆鸭肉、清烩头翅爪、豆腐煨下水,干汤齐备乃绝好的下酒佳肴。

  还有特色莱:红糟焙兔肉、椒盐烤全鸭、糟莱烩牛肉、茴香焖猪脚、泥鳅煮粉干、红菰煨粉丝、当归炖羊肉、笋豆炒下水、肉丁炒笋干、过冬盐腊肉、红芽芋沾虾酢、老酒醉鲜虾、椒盐煎泥鳅、酱蒜蒸田螺、红糟炒田螺、秋炒腌春笋、药薯煨猪肚、苦莱熬上排、百合花煎蛋、金针烩雏鸡等。草根汤类有:带仔藤煮兔肉、草根上排汤、草根熬猪脚等。

  地方特色祖传名莱“桂沁冬粉”和“玫醉香排”是本地名厨蔡宗香的两道名牌莱。可上大场宴席,可作待客菜品,也可点心小吃,宜雅宜俗,老少皆宜。地方风味小吃还有:阿言伯切面、七里婆锅边、阿武公糕饼、阿培哥光饼等。

晒丰收  陶山福 摄


桂峰古民居  陈明山 摄


彩虹  陈国平 摄


桂峰人家  曾勇 摄


桂峰掠影 组照  郭淑萍 摄

悠然生活  曾晓华 摄


桂峰古村落  梁志斌 摄


古村夜色  陈长德 摄







返回顶部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