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摄影

搜索
海峡摄影 专题 查看内容

乡愁,是一颗小小的粽子

2023-7-20 15:18/ 发布者: answer/ 查看: 133/ 评论: 0/原作者: 摄影/文 王福平

  一份小粽寄思情,或许人就是这样,走的越远,对家乡味道的思恋就愈加浓烈,他们吃下的不仅是一颗粽子,更是一份浓浓的乡愁。

当地村民范希菊主抓调馅、包粽子,掌控着家族粽子的纯正味道。她调的豆沙馅和肉馅味特别到位,附近居民都喜欢吃她包的粽子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季节。
  记得小时候,父母被下放到福建闽北山区的顺昌余墩伐木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也成了大山里的孩子。每当端午节来临时,我总喜欢跟着母亲到后山上去采摘粽叶。后来才知道,粽叶是长在像毛笔粗的那种细竹上。采摘时母亲反复交代,一棵竹子只能采末梢下面的那两三片新叶,太老的叶子没有香味,包粽子也很容易破裂。
  等到端午节前夜,母亲吃完晚饭便开始忙碌起来。她把摘来的粽叶洗净、煮熟,再把糯米淘洗放入早已准备好的灰碱水里浸泡。那时粮油紧缺,虽然兄弟姐妹多,家庭经济拮据,肉吃的也少,可每年的这个时候父亲总会想尽办法从城里弄来几斤猪肉,叫母亲包上三种粽子:花生红豆粽、豆沙粽和闽南味的肉粽,让我们过个快乐的端午节。在那个年代,肉粽自然成了我的最爱。
  端午节一早起床,整个屋子里已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粽香。我衣服都来不及穿上就迫不及待地直奔厨房,凭着历年贪吃的经验,一眼就能认出那串泛着油光的粽子肯定是肉粽,便狼吞虎咽地咬下几个,撑饱了肚子,还趁姐妹不在偷偷藏了几个放进了书包。直到今天,这份记忆一直都是这么的美好,这是母亲的味道,这是永远的怀念。
  前不久,应约到廊桥之乡寿宁县采风。据当地文人缪先生介绍,寿宁人有提前一天过端午节的习俗。清诗人柳遏春《官台山怀古》中有一首诗:“胜算安排一着先,艾旗蒲剑凯歌旋;千秋今节成佳话,仍过端阳早一天。”写的便是寿宁县民间农历五月初四凌晨祭祖提前一天过端午节的风俗,每到那时会有百姓从廊桥上扔下粽子喂鱼,纪念在征讨官台山战役中英勇无畏的当地乡民并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在县城梅溪河上有一座始建于1457年的廊桥叫“升平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在桥边有一家粽子店,店的主人叫范希菊,今年已有71岁,略胖的体型显得满脸的福相,乍看形象和年龄都很像我的母亲。范希菊的母亲从民国初年开始包粽子,她是从母亲手里传承来的这份手艺,如今年事已高,她已将店里的日常业务交给她的女儿李玉英来打理,而自己退居后屋主抓调馅、包粽子,把控着家族粽子的纯正味道。

包粽子讲究手法,把粽叶两端向中间折起来,压实,再用棕榈叶制作的扎带捆绑结实


包肉粽


粒粒糯米包裹着肉香,美味便出自这饱经沧桑的双手


  今年46岁的李玉英性格温和、热情能干,从小就跟随母亲学包粽子,也许就是这种独特的美味与和气生财的缘故,棕子店在第三代传承人李玉英手里得到了发扬光大,街坊的人都说她母女俩和气厚道,调的豆沙馅和肉馅味又特别到位,老百姓都喜欢吃她家的粽子。特别是快到端午节,她的家人几夜难眠,粽子都来不及包和煮,当地有人就直接把生粽买回去自己煮了再寄给远在他乡的游子。一份小粽寄思情,或许人就是这样,走的越远,对家乡味道的思恋就愈加浓烈,他们吃下的不仅是一颗粽子,更是一份浓浓的乡愁。
  “我们寿宁的粽子是用大片的箬竹叶来包,呈四棱角状,主要有豆沙、肉丁、菇丁等做馅,也有无馅白粽。但无论什么粽子,只要是用来送人的,都要以每10个为一提,其中要有一个粽中包小粽的‘消息粽’,相传这个消息粽就始于当年官台山平寇。”我们似乎很有缘分,范希菊边包着粽子边跟我侃侃而谈,“我家的肉粽做法也很讲究,馅肉首先要挑选当地的土猪肉,再放当地的老酒、糖、盐、味精等调料腌制一会,这跟你们闽南的烧肉粽有点相似。”她随手拿了一颗亲手包的肉粽让我尝尝。闻着这诱惑的粽香,我半推半就欣然接过了。我剥开粽叶,又香又黏的粽味扑面而来,里面晶莹剔透、闪烁着糯米和猪肉的馅就裸露了出来。我看着她高兴的神态,趁热狠狠咬了一口,香甜嫩滑,嚼劲十足,一点也没有油腻的感觉,那种滋味是我童年时才有的感觉。
  恍然间,仿佛觉得坐在我面前的范希菊就是自己的母亲,她慈祥地注视着我,幸福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美美地品尝着母亲亲手包的粽子。
  临行前,“母亲”硬是准备了一提沉甸甸的肉粽叫我带上,我的心头不禁一热,有股暖流瞬间涌上了眼眶,母亲的味道,从此镶在了我的灵魂深处……

范希菊从廊桥上扔下粽子喂鱼,纪念在征讨官台山战役中英勇无畏的当地乡民,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始建于1457年的廊桥“升平桥”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至今仍在为人们遮风挡雨。当地老人经常聚在这里休闲聊天


数百年的廊桥至今仍发挥着遮风挡雨的作用



上一篇:指尖上的匠心木韵下一篇:线条韵律
返回顶部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