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陈建强拍摄了一组以蒙古马为主题的多重曝光作品,浪漫唯美,创意无限。梦想和现实之间,如何通过画面寻找一个连接点?当有灵感之后,如何利用多重曝光的手法拍摄呢?本刊记者专访陈建强,带您领略“以梦为马”的光影思维。 您为什么想通过多重曝光的手法来创作蒙古马系列作品? 陈建强:多重曝光技法扩大了拍摄自由度,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体现了创作的技术性。是用主观的创意思维,将多个画面共同曝光到一个画面上,可以让直白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能强化主题的本质特征,能渲染画面的意境,或改变其色彩、肌理,抑或创作出完全不同于被摄画面的形态、质感、视觉效果的一门技艺。 在传统胶片时代,要拍好一张多重曝光的画面或许并不容易。因为传统多重曝光时,对于曝光的控制与每次曝光重叠的位置较难控制。但是在如今数字摄影时代,这一切变得十分简单、直观。因为在使用数码相机进行多重曝光时,对于曝光的控制,画面重叠位置的调整,色温的改变,都可以在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上如实地呈现,能够让我们看着液晶屏实时调整与修改,所以数字时代的多重曝光效果比较容易掌握。 多次曝光,对影像的每一次叠加拍摄,都是一次想象力的突破和对技术掌握程度的考验。您有什么创作心得可以分享给影友? 陈建强:在无数次的多次曝光试验中,总结出它的拍摄手法并不容易,多曝不等于乱曝,从画面层面看自己的作品,我觉得是“简”+“简”的交替规则,第一层的“简”可以理解为被摄主体拍的一定要简洁,第二层的“简”则是环境素材也必须简洁,这样主体与陪体的组合才能具有章法与布局,才不杂乱;而各次曝光的叠加,对陪体的选择,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布局,严格控制曝光,才得以孵化出繁而不杂的画面。 同时,动物摄影不同于静物摄影多次曝光,可以慢慢的思考与充分的准备。拍摄马匹时的多次曝光,更为复杂,要在纷乱的现场,快速地把控与合理的取舍,还要讲究如何在多次曝光过程中对构图、布局、色彩、线条,影调与曝光量等的规划与控制;因此,有非常大的难度与挑战。 您怎么看“用艺术表达高度的自我”这种创作观念? 陈建强:路人见盲人打灯笼,不解,问缘由。盲人说,听说天黑以后,世人和我一样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才点灯为他们照亮路。其实盲人自己明白,这是为自己点的灯,因为只有这样,别人看见我,才不会撞到我。摄影何尝不是如此,看似拍给别人看,但更准确来说,是我拍给自己看的。 所以,多次曝光最难的部分,还不是在技术层面上的,而是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尽量将自己的情绪、观点、意念,既切合主题而又能含蓄的表达出来。在拍摄中,一切拍摄对象,都可能发生变化,都要随机应变。在我看来,个人与世界的理想关系,是一边经历着,同时有一只眼睛观看着自己,这样的关系就很不错。 以梦为马 系列 陈建强 摄 以梦为马 系列 陈建强 摄 以梦为马 系列 陈建强 摄 以梦为马 系列 陈建强 摄 以梦为马 系列 陈建强 摄 以梦为马 系列 陈建强 摄 以梦为马 系列 陈建强 摄 以梦为马 系列 陈建强 摄 以梦为马 系列 陈建强 摄 以梦为马 系列 陈建强 摄 以梦为马 系列 陈建强 摄 以梦为马 系列 陈建强 摄 以梦为马 系列 陈建强 摄 ■ 关于摄影师/Photograp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