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4日,由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福建分院、海峡摄影艺术学校、上邦国际摄影俱乐部组织的长乐三溪大牳山七星草原摄影游学活动在这里展开。 来之前,心中一直有个疑团,一般说起草原,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北方,南方的福建还会有草原,居然还离我们这么近?9月3日下午4:30坐上四轮驱动的越野车,被告知将一路颠簸。真的,好久未再穿过这样的羊肠小道,好久未再经历如此弹跳起伏的的车程了,好在车程不到20分钟。驶过一条刚刚开通的土路,你就会了解原来大牳山曾经多么地远离尘嚣。 沿途时不时看到悠闲的牛,它们似野非野,因为牛是放养在大自然的,土生土长,没有牛厩,但牛是有主人的,怪不得牛耳上似乎都挂着个标志性的数字符号。 下午5时,车开到了新开辟的停车场,放眼看到了传说中的草原,一路的劳顿疲惫顿时烟消云散。也只有到这时,心中的疑团,才得于解开。认真打量这眼前的美景,与北方的草原相比,虽然小很多,但多了起伏,七座山高低错落着连绵着,我想这应该便是“七星草原”名称的来历吧! 目前虽然路不好走,但这里难得的南方草原风光,仍然吸引着自驾游爱好者、全家旅行团、情侣之类的游客,或远道从福清过来,或自驾徒步冒险过来。这不,几对情侣就在这里拍起了婚纱照,甜甜蜜意中又多了一份浑然天成,还有那来自大西北的一家子,一家老小乐乐呵呵或自拍,或看醉了眼而手舞足蹈。 在这里,绿色是主色调,映衬着或黄或棕或黑色的牛群,悠然自得地漫步在群山间,穿梭在游客中,一点也不怕生,倒是那小花狗,仗着人势,时不时发出几声挑战的叫声。 大牳山上,天气晴朗时,可以看到长乐新区外的大海。“可以看海的草原”果然名不虚传。 9月4日凌晨4点半,天刚蒙蒙亮, “摄影游学群”大部队就向大牳山进发了。带队的老师有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吴寿华、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福建分院院长王世民、海峡摄影学校副校长许苏平等,一路上我发问连连,他们对答如流,真是好导师。 上得山后,我们就被沿途的风景所吸引,边走边拍,不亦乐乎。只有极个别的人有毅力到达终极美景的最佳拍摄点,如王姆山、小王峰…… 我跟大部分人一样,止步于据说能拍到较好日出效果的一个山头上。幸好,今天的日出出乎预料的辉煌和动人心魄,我们拍到了太阳从外海上升腾的过程。而在日出的另一端,印证那一句俚语:好戏还在后头。只见山峦叠翠、云海缭绕,几个模特轮番摆出各种姿势,配合日出时分的美景主体,点缀入镜,美妙有加。更有同行中的美女,踊跃充当模特,掀起一阵阵拍摄高潮。 阳光下,我们真切地看到了远在长乐新区外的那片海。顿时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 融入这晨曦下的草原、薄雾、霞光、云海,我心潮澎湃,此情此景,与我曾创作过的歌词《思念千千结》的意境多么吻合,愿与大家分享: 我步步登高,极目远眺, 我急切盼望,天边的破晓。 我期待的眼,在静谧里探寻, 我的问候,在薄雾中缭绕。 我望穿云海,我的心鼓在敲。 我看见霞光,我的激情燃烧。 我唱起歌儿迎接你的跳跃, 率万顷浪花欢乐地涨潮。 你是我的太阳,我是你的波涛。 你把我照耀,我为你欢笑。 升腾的希望,幸福来聚焦。 思念千千结,你知不知道? 感悟自然 徐艳琳 摄 山间小憩 徐艳琳 摄 伫立七星草原远眺,长乐新区和海湾映入眼帘。 七星草原上放养的蒙古马已繁衍至11匹,给草原摄影活动带来生机。 潘朝阳 摄 “我在草原看大海”草原摄影采风团大合影 吴寿华 摄 在山顶的帐篷下吃过早点,谈笑风生时,我们在一个类似藏民的“玛尼堆”旁合影留念,据说这是七星草原上独有的 “七星堆”。 大牳山七星草原两天的游学,收获满满,唯一的期盼是,不久的将来,再探七星草原时,脚下已是轻快坦途,乡间民宿、客栈落成,游客少了颠簸劳顿,多了大自然的亲近感。(本文作者系石狮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