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摄影

搜索
海峡摄影 专题 查看内容

上海弄堂生活

2021-6-8 14:35/ 发布者: fzhxsy/ 查看: 895/ 评论: 0/原作者: 摄影/盛广一


上海弄堂生活  盛广一 摄


  上海这座城市就好像一个有生命的肌体。从高空俯看:纵横交织的道路犹如动脉,把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之内,又有许多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它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就像毛细血管那样细小却充满了生机。对这些小通道,各时代、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称呼,上海人则把它唤作“弄堂”。


  “弄堂”古时写作“弄唐”。“唐”是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这个汉字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已出现。它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后来作为“大路”的这层意义渐渐被历史冲淡。及至近现代,人们已记不起“唐”这个字与建筑学有什么联系,因而代之以另一个在建筑学上有意思的汉字“堂”。“堂”原来是对房间的称谓,与大路、小巷无甚关系,但在近现代汉语中,它与建筑学的联系毕竟比“唐”更紧密些,而且又与“唐”谐音,这样“弄唐”就演化成了“弄堂”。


  其实,称“弄堂”的不只是上海人,中国江南地区都这样称呼。但是弄堂能与北京的胡同一样著称于世,却主要是因为近代上海大批里弄住宅的兴起。




上海弄堂生活  盛广一 摄


  对很多在弄堂长大后又离开的人来说,这些弄堂有着太多的记忆。清晨倒马桶的铃铛声、隔壁阿姨高声讲价声,小孩在弄堂里追逐打闹……每到饭口,弄堂里弥漫着各家飘出的阵阵菜香,洗衣、刷碗、洗菜时每个水池旁都是笑语联翩,弥漫着人间烟火气息。


  每当来到这里,就仿佛便走进了一片喧嚣里的安静,感觉特别亲切,仿佛遇到分别很久的熟人,总想好好坐下来聊一聊。不过现在的弄堂里人已经很少。很多人动迁、买房、出租后都离开了这里。所以才会显得冷清,弄堂里也少了些生气。而留下来的人们在这个小弄堂里静静地享受着生活的惬意。


  “里弄”终将消失,至多保留几个标本。城市化的变迁中它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新“取代“旧”是必然趋势,正因为逐渐消失,才越让人怀念感动。




上海弄堂生活  盛广一 摄



返回顶部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