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华山真面目 只缘云雾漫山中 2020年9月20日, 穿着雨衣的游客在攀登华山西峰顶。 秋雨中的西岳华山,云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宛若仙境。 华山云海美如画卷 2021年3月9日,西岳华山雨后初晴,山峦间云雾缭绕,美不胜收。 西岳华山作为五岳的最高峰,在金庸小说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一首《射雕英雄传之华山论剑》主题曲“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让多少中外游客心向往之。 华山,是一座非遗名山,是亿万年前托起的大地之心,以“天下第一险”闻名于世。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因古时夏族人聚集于此,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的美誉。 华山位于古都西安以东110公里的渭南市华阴市,古称太华山,海拔2160米,现是国家5A级风景区。 在五岳之中,华山以险著称,登山之路蜿蜒曲折,到处都是悬崖绝壁,有“自古华山一条道”之说。华山五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东峰是凌晨观日出的绝佳处;西峰俯瞰宛若盛开的莲花,是华山最秀奇的山峰;南峰落雁则是华山的最高峰。三峰以下还有中峰(玉女峰)和北峰(云台峰)。相传玉女峰曾有玉女乘白马入山间,云台峰顶平坦如云中之台,耳熟能详的故事“智取华山”就发生在这里。 1993年7月10日,华山举办首次登山活动,我被邀请前往采访拍摄,这是我第一次攀登华山,也是唯一一次徒步攀登。当日上午10时许,我从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出发,一路向上经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纪念亭,两个多小时后到达北峰。休息片刻,再登苍龙岭、金锁关、鹞子翻身,傍晚时分才看见沉香劈山救母处。站在西峰顶上,举目远眺,领略天下第一险的雄姿。 桃花灼灼映华山 2012年4月12日,华山北峰一树树一簇簇的桃花绽放,远远望去红的似火, 粉的如霞,白的像雪,云蒸霞蔚。华山海拔高,四月中旬也时常伴有中雪, 争奇斗艳的桃花在白雪皑皑的映衬下,造就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美丽世界。 伉俪登山同系连心锁 1993年7月11日,一对青年夫妇在金锁关同系连心锁。 华山举办首次登山运动,其中伉俪登山吸引了数百对伉俪和情侣前来参加。 八旬老妇登华山 2000年5月2日,年逾八旬的小脚老太太胡竹兰在儿子的陪伴下, 头顶烈日,步伐稳健,第一次登华山,令同路的各地游客赞叹不已。 华山“人海” 秩序井然 2014年10月3日,游客在华山风景区有序地等待乘坐北峰索道。 当日华山景区游客达38841人,景区内虽然人山人海,却秩序井然。 晚上,我躺在极其简陋的三人间里,虽然全身酸疼,但眼前浮现的却是华山论剑的壮怀激烈和沉香救母的英雄传奇,心头涌起的是一阵莫名的兴奋与激动。从此我便与华山结下不解之缘。 华山美景,哺育了众多的摄影艺术家,摄影家们又赋予了华山全新的艺术生命。长期以来,华山以其独特的雄奇险峻及丰富的人文风情,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 在此后的岁月里,凡是华山的重要活动,我都参与其中。北峰索道的开通、渭南文化旅游节的盛况、华山与黄河的对话、登山游人数量突破200万,甚至索道检修我都一一记录。特别是2013年西峰大索道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登山拍摄,也使我能够70多次聚焦华山,拍摄了华山一年四季、日出日落刮风下雨降雪等类别的照片万余幅,仅向海内外发稿的就有500多幅(不包括重复发出的多种外文版)。一幅幅影像见证了华山的春夏与秋冬,直观、形象地向世界展示了华山的险峻与壮美。 变幻莫测的天气,有时更显华山的魅力。到西安旅游的朋友,除了参观兵马俑、城墙和大雁塔,大多要攀登华山。只要不与事先约定的采访活动冲突,这些年来,我都乐意陪伴各路的朋友一起登华山。多一次登华山的经历,就会多一次对华山的感悟。 冬游华山更相宜 2013年11月30日,游人在西岳华山东峰观赏拍摄日出。 冬季的华山,日接待游客约3000人次,门票是旺季的一半, 游人不仅能观赏到奇特的北方雪景,还能体验华山更险峻的一面。 奇险山峰上的绝美雪景 2012年4月12日,雪后华山恰似一幅水墨画。 当日凌晨,一场大雪将华山变成一幅水墨山水画,难得一见的华山雾凇给山峰上的树木、 岩石、屋舍全部披上了一层晶莹的薄衣,游客仿佛踏入一个梦幻世界。 华山长空栈道:勇敢者峭壁上的旅游 2018年 7月18日,游人在华山长空栈道上留影。 由于长空栈道贴崖悬空,对探险猎奇者极具诱惑性和挑战性,吸引历险探胜者络绎不绝。 2017年7月14日,游客排队准备体验华山“长空栈道”的惊险。 华山景区人流如潮 2014年10月6日,游客在华山风景区东峰游览。 国庆小长假期间,华山风景区共接待购票登山游客17.28万人。 华山风景区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新修拓宽改造上下山道路37条,开通了西峰索道, 形成全景区上下畅通的大循环,改变了“华山自古一条路”的格局, 使华山的接待能力由原先的不足2万人上升到6万人。 2012年4月11日,华山北峰桃花盛开,春色一片。当晚新华社发出一组《桃花灼灼映华山》的通稿,反响热烈。因为天气很好,我便越过苍龙岭、金锁关,在东峰住下,准备第二天一早拍摄日出。奇妙的是子夜时分,华山飘起了一场十年不遇的大雪,清晨打开房门,眼前一片洁白,群山银装素裹,眼前展示的是一幅巨大的水墨中国画。我迅速拿起相机,拍下了一幅幅难得的华山春雪之景,并以最快的速度向新华社总社编辑部发稿。4月13日,一组《奇险山峰上的绝美雪景》被各大网站和纸媒刊登,特别惊奇的是:上海《文汇报》选择了其中一幅竖幅的场景,以上下留白的中堂画轴形式,在头版左下方占据近1/4位置的大版面刊登。整个版面新颖、独特,为这幅风光新闻摄影作品增加了光彩与魅力。 华山四季景色千变万化,是众多摄影人瞩目的焦点。春日的朝阳下,云雾缭绕中奇峰林立,绝壁冷峻,古松遒劲,薄雾中的山峰似乎是远古走来一位老者,向我们讲述中华文明亦从这里走来。夏日漫步在浓密的林荫道上,五彩斑斓的野花和高大挺拔的松柏相映成趣,调皮的松鼠在树枝上跳跃,百鸟在林间欢快地鸣唱,享受那夏日的清凉!自古逢秋悲寂寥,华山秋日却更胜春朝,从山脚下到山腰,再从山腰到山顶,层次分明却又互相晕染的色彩,随手一拍都是大片的即视感。冬日凌晨的一场风雪会将华山变成晶莹剔透的世界,皑皑白雪与苍翠的华山奇松、灵动的云海交相辉映,如梦如幻。满山遍野玉树琼花,使游人如置身人间仙境。 长空栈道:西岳华山第一天险 2017年 7月14日,游客在排队通过华山“长空栈道”。 华山南峰绝壁之上的“长空栈道”路长百余米,凿路人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筑, 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游人至此,面壁贴腹,屏气挪步,被誉为“华山第一天险”。 拍不尽的华山,取不完的美景;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这些年来,我每上一次华山,都努力寻找不同的视角,用自己身处山中的独特感受,发出一组介绍华山的新颖报道。 华山险,最险在长空栈道,数十次我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一步。终有一天我鼓足勇气,战胜恐惧,踏上了那窄窄的木板。 长空栈道有700余年的历史,是华山险道的险中之险。它位于南峰东侧山腰,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高道贺志真为远离尘世静修成仙,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筑。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铁柱固定,游人至此,面壁贴腹,屏气挪步,被誉为“华山第一天险”。 从不恐高的我,自认为胆子够大,可每次走到长空栈道前,还是止步不前。2017年7月14日,我又登上了南天门,用无人机的视角,将长空栈道的惊险记录下来。当日新华社向全球发稿后,被广泛采用,英国《卫报》用对开两个整版的篇幅刊登其中的一幅,版面效果十分震撼,西方主流媒体鲜见这样大篇幅刊用中国的新闻图片。 2021年4月17日,铜管交响乐团在华山之巅演奏交响乐章,吸引游客驻足欣赏。 文化旅游 健康快乐 2012年9月6日,本次登山赛形象大使、影视演员印小天(前右二)与登山健儿们一起攀登华山。 当日,以“文化旅游,快乐健康”为主题的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暨渭南市第三届旅游节在华山风景名胜区开幕。 华山旅游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次 2012年12月20日,游客李武装(左一)、陈舒征(中)、 毛雪娜分别成为西岳华山2012年度第1999999、2000000、2000001名登山游客。当日,华山旅游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次。 这组照片在国内各大媒体上也被广泛刊用,《人民摄影》报在头版也选用了一幅半版刊出。陕西省有关部门看到如此心惊胆颤的画面,向华山景区发出安全通告,令其今后一次只能30人攀登行走,前一波游人游毕后再可放行下一波游人。 2018年7月18日,我再次走近南天门时,眼睁睁看着一位央媒的女记者肩扛摄像机走下了长空栈道。我终于鼓足勇气,系着安全绳,踩崖隙凌空悬梯下10余米,沿悬崖而搭宽不盈尺的方木栈道,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挪动着脚步,至全真岩下,全长约百余米。 千仞绝壁立华山,高阔雄险在长空。置身这峭壁之上,仰望崖峭壁好几十米,俯瞰至少二、三百米深不见底,栈道宽仅30多厘米,一边空悬并无栏杆,一边崖上钉有铁索可供抓手。栈道路栈分三段,出南天门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凿出,长20米,宽二尺许,是为上段;折而下,崖隙横贯铁棍,形如凌空悬梯,游人须挽索逐级而下,称之“鸡下架”,是为中段;西折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面壁贴腹,脚踏木椽横向小心移动前行。 穿行云端峭壁 守护华山“天路” 2019年12月6日,华山太华索道维修人员对索道支架及钢丝绳进行检测。 建在华山西峰下的太华索道于2013年4月1日对外投入运营,全长4211米,以直上直下的“W”起伏式走向, 沿途跨越四道深谷、三座山峰,最高落差达894米,其悬空之势,如天空之梯。 坐在近乎全透明的索道吊厢之中,以飞鸟的姿态,俯瞰华山绝壁天险, 这条华山“天路”给游客带来惊险独特的体验。 2012年12月28日,来自美国的华裔游客在西岳华山东峰欣赏树挂。 2018年11月17日,雪后初霁的华山南峰(左下)与三公山(右上),宛如仙境。 层林尽染 华山秋色无限好 2012年10月21日,游客在色彩斑斓的西岳华山游览。 一场秋雨一场凉,华山进入深秋后,整个山体四处呈现出红、黄、绿三种色彩, 举目望去,绚丽多姿,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身后是一群活泼的青年人,他们如履长空,心旷神怡。我虽胆战心惊,屏气挪步,但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此时必须用相机记录其他游客的勇敢。我只能一手紧握铁链,一手持相机按动快门,记录下这群青年人矫健的身影。当晚,我以亲身感受,发出了题为《华山长空栈道:勇敢者峭壁上的旅游》的图文报道。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均在首页大图展示,新华社客户端编转后不到3小时,浏览量突破百万人次。 父亲山亘古不变、母亲河源远流长,华山与黄河一起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面对如此厚重的华山,相机只能作为搬运工,我能做的就是将这绝美的风貌记下,无需修饰,用我们的平台去展现给世人——留下华山青松的新影,刻画鬼斧神工的崖壁,激发勇于攀登的志气,唤起再缚苍龙的豪迈,彰显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再看华夏子孙铁血丹心的永恒。 在人来人往的尘世中,自我释放疲惫的身心,需要大自然灵气的涤荡,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来华山,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是一种感性的回归。华山那么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领略初见的惊悸,对视的惊慌,乍逢的惊喜,回首的思念! 雪后华山 冬日画境 2018年11月17日无人机拍摄的华山雪景。 当日凌晨的一场大雪将西岳华山变成白雪皑皑的世界,白雪与苍翠的华山奇松、 灵动的云海交相辉映,如梦如幻;满山遍野玉树琼花,树枝上通体的雾凇晶莹剔透, 绘就冬日画境,美不胜收,游人如置身人间仙境。 2015年7月1日,华山日出。 壮丽云海入画来 2021年4月22日,华山景区雨后初霁,南峰与三公山出现壮丽的云海, 把群山装扮得犹如蓬莱仙境。 ■ 关于摄影师/Photographer 陶明 新华社高级记者 新华社陕西分社编委兼图片总监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无人机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 陕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曾任新华社陕西分社摄影部主任 新华社陕北支社副社长、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