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摄影

搜索
海峡摄影 专题 查看内容

岭上人家

2021-3-5 09:21/ 发布者: fzhxsy/ 查看: 757/ 评论: 0/原作者: 摄影/伦宇

建在坡上的村落  伦宇 摄


石磨盘像一位孤独的老人,守望着乡村  伦宇 摄


自家的走廊,也许就是别人家的屋顶  伦宇 摄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隔黄河与陕西吴堡县相望。从清代乾隆年间开始的200多年里,碛口一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当地人流传的顺口溜描述了当时的繁荣。


  然而,200多年的繁荣,自20世纪30年代末始,经历了黄河水患的侵害,现代铁路运输的兴起,战争年代的毁灭,碛口,终于慢慢地翻过了它璀璨的一页,碛口古镇最终完成了它商品集散中心的历史使命,从此被人遗忘在荒凉贫瘠的黄水沟壑中。


  1989年,我国当代最著名的美术大师吴冠中先生首先发现了这颗遗落在黄河岸边的明珠,如今,这里“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的房子、独具黄土高原特色的窑洞建筑风貌、浓郁的西北风情吸引了大量画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朝圣”和创作。


  山坳里的窑院是上下依次建造于两侧约有70多度、落差有五六十米的山坡之上,一层又一层的窑院,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立体村落。


在家剥土豆的老人  伦宇 摄


磨麦的村民  伦宇 摄


贴窗门  伦宇 摄


  每一户的窑院都有一块在山坡上辟出来的平整庭院和数孔在山体内开凿出来的窑洞。各家各户的窑院沿坡壁呈阶梯状分布,上一层庭院的下面就是下一层窑洞的洞顶。一层层的窑洞就这样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层叠在陡坡之上,最多的地方达七八层。看似完全依山随意布局的窑洞、窑院,完美地结合了山势的坡度与走向,凝固成一幅独特的西北风情画卷。


  碛口民居是典型的黄土高坡上大户人家的格局,每一院建筑大都有正房、廊记、厅台、碾磨房;正面是明柱厦檐高屹台院,南面是客厅,或者是马棚、厕所、大门,顺着山坡层叠向上修建,下面一层的屋顶叫“脑畔”,下层的“脑畔”就是上面一层的院子。许多民居的门楣上,大多镶嵌有石质或木质匾额,落款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石刻匾额并不鲜见。


  行走在古镇的街巷,仿佛能感受到晋商的驼队和商行店铺已经沉睡,时光在这里得以凝固。只有奔波于房前屋后旅游者的身影,在寂静中为古镇带来一抹亮丽的色彩。这些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古老宅院,在饱经岁月的冲刷之后,已成为当地发展民宿旅游的一笔宝贵资源。


老姐妹唠嗑  伦宇 摄


乡里乡亲  伦宇 摄



返回顶部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1号